近日關于兒童沉迷游戲的新聞頻頻爆出:有家長稱,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花費數萬購買游戲點券。
記者此前報道,有家長就孩子玩游戲產生巨額花費提出維權后,騰訊、4399等手游運營公司作退款處理,但也有家長無法證明消費是孩子所為放棄維權。
未成年人的消費是否有效,家長的要求退款是否合理?這類行為應如何避免?巨額的游戲花費到底該誰“買單”呢?
北京大悅律師事務所的梁宏剛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進行的大額買賣行為需經過法定代理人追認。而家長需要提供充分證據證明消費系孩子所為,現實中完成這個舉證存在較大困難。
騰訊回應記者時表示,確實接到家長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長手機、身份證、支付密碼等信息進行游戲登陸及支付行為,“只能通過多維度的綜合評估,如果可信度較高,我們會出于關懷的角度,進行退款處理?!?/p>
有專家認為,游戲企業應提高企業責任意識,通過技術手段不斷升級完善,讓網游實名制認證落到實處。同時,家長、學校、全社會共同形成合力,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在游戲中理性消費。
10歲以下兒童大額消費可直接退回
騰訊公司2016年財報顯示,截止至2016年底,《王者榮耀》擁有2億用戶,日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日活躍用戶峰值高達8000萬,創造了騰訊平臺上智能手機游戲的新紀錄,涵蓋了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再到上班族多個年齡段的玩家。
“王者榮耀”為對戰競技類游戲,記者注意到,進行普通對戰并不需要消費。玩家可以通過積累戰績來獲取少量金幣,金幣積累到一定數額可以購買英雄角色。
“王者榮耀”中有個商城欄目,該商城中所有直售商品均可用點劵支付,點劵是該游戲的萬能流通貨幣。玩家如果想購買新的“英雄”和增加“英雄”屬性的皮膚,可以通過充值點券來進行購買。充值一元錢可獲得10點券,比如一個英雄“諸葛亮”的皮膚價格為288點券,意味著購買一個皮膚需要28.8元。
盡管游戲公司為未成年人設置了重重關卡:在醒目位置說明“拒絕”未成年人;要求身份證實名認證;為防成癮限制游戲時間……但效果受到質疑。
騰訊曾回應記者時稱,確實接到家長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長手機、身份證、支付密碼等信息進行游戲登陸及支付行為的情況,會在核對相關資料后進行研判,如推測事實屬實,則會出于關懷進行退款。
那么如果未成年人在游戲中進行大額消費,他們的消費是否有效,家長的要求是否合理?
“孩子的消費行為是否有效,不光是看商品的價格,還要看孩子的年齡、商品或服務的特性等?!北本┐髳偮蓭熓聞账牧汉陝偮蓭煾嬖V澎湃新聞。
根據現行《民法通則》的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這就意味著,10歲以下兒童無民事能力在游戲中進行消費,是可以直接要求撤回的。10歲到18歲,則要看他消費的數額,數百元甚至上千的商品,則需要征得家長同意?!绷汉陝傉f。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即將實施的新《民法總則》中,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齡從原來的10歲下限降低到8歲。
“上述法律規定雖然放在現實消費中沒問題,但是放在網絡上,適用起來又會產生新的問題?!绷汉陝偙硎?,在實體店里進行買賣,買賣雙方都可以核實。但通過網絡進行交易,網絡的另一頭是“誰”,很難得知。
舉證難讓家長“望而卻步”
梁宏剛說,想要主張孩子進行大額消費的行為無效,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線上支付的行為是孩子所為,并且沒有經過自己授權。
但由于用于網絡游戲賬戶充值、購買物品的銀行卡和所綁定的手機均在家長名下,掌握銀行卡、交易密碼和綁定手機并進行網絡交易理應視為銀行卡所有人實施的行為?!叭绻议L不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該行為系孩子所為,到了法院很難獲得支持?!绷汉陝偙硎?。
梁宏剛說,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賬號、手機、銀行卡等電子交易必備要件。確實出現了小孩偷用手機進行游戲消費的情況,也要注意保全證據,如孩子相關的充值、消費記錄截屏,只要能夠證明消費金額巨大、消費時間異常等等,都是證明充值行為系孩子所為的有力證據?!按送?除與平臺進行協商或向法院起訴外,家長還可以通過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等方式盡量挽回損失?!?/p>
公開報道顯示,多次此類糾紛經調解解決。武漢一10歲男孩家長曾于去年11月將騰訊公司訴至法院,原因是她稱兒子多次偷偷用家長的手機給自己發微信紅包,然后充值玩手游。最終該家長選擇撤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覺得舉證難度較大。
6月14日,一則“深圳11歲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銀行卡和手機玩王者榮耀花光家中三萬元積蓄”的消息引發關注。騰訊公司相關負責人就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騰訊已經與男孩的家長取得聯系,并且確認退款。
“我們一般需要對方提供家長和孩子的身份證明,以及親子關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資料,并會結合游戲賬戶的后臺數據,與家長、孩子詳細溝通之后,以此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評估,如果可信度較高,我們會出于關懷的角度,進行退款處理?!痹撠撠熑苏f。
該負責人也表示,這些問題僅從監管和企業自身,確實是無法百分之百規避的?!拔覀円蔡嵝迅魑患议L在忙于工作的同時,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與重視,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以及銀行卡、手機的密碼,避免因手機被偷拿,或者密碼泄露,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與糾紛。如果能夠做到政策監管,企業責任,家庭教育責任及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相信這是一個理性且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案?!?/p>
手游從監管盲區到監管重點
記者注意到,目前網絡游戲主要由兩個政府部門進行監管,一是文化部,二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隨著產業不斷發展,相關管理規定也一直不斷在細化與完善。
2005年6月,新聞出版總署制定《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并于2007年4月發布執行。為更有效地在未成年人中實行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新聞出版總署同時組織有關方面制定配套的《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實名認證方案》一并發布執行。
2010年8月1日,文化部發布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掇k法》要求,網絡游戲企業應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證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
“由于當時移動游戲并未出現,因此在監管范圍上,主要針對基于PC的客戶端網絡游戲與網頁游戲,導致后續當移動游戲出現并興起時,一直未有明確界定,也形成了一定的監管盲區?!彬v訊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2016年12月1日,隨著移動游戲發展迅速的趨勢,文化部發布了《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這也是移動游戲第一次被納入政策監管范圍。
該通知從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實行。通知要求,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陸的網絡游戲用戶提供游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提倡網絡游戲經營單位在落實“網絡游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基礎上,設置未成年用戶消費限額,限定未成年用戶游戲時間,并采取技術措施屏蔽不適宜未成年用戶的場景和功能等。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法律系副主任鄭寧接受媒體采訪認為,監管部門應及時更新監管手段及條例,加強監管力度,行業協會也應積極介入,出臺自律公約。游戲企業應提高企業責任意識,嚴格遵守政策監管,通過技術手段不斷升級完善,讓網游實名制認證落到實處;同時,需社會各界配合,加強用戶舉報投訴的社會機制。
前一篇:谷歌:安全問題機制并不如你想象中安全 |
后一篇:模仿中國套路 Twitter將開通直播打賞功能 |
司格咨詢關注客戶長遠利益,致力于和優秀企業、高級人才建立長期戰略伙伴關系。以“領先、專業、品質”的經營理念,務實高效、激情卓越的優秀團隊,系統化、專業化的尋獵流程,為企業和人才創造核心競爭優勢和智力資本增值。
MORE